今天是: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工程训练中心
 首页 | 中心概况 | 创新创业基础教育 | 创新实践 | 工程实训教育 | 教学科研与服务 | 党建工作 | 群体活动 | 规章制度 | 下载专区 

通知公告:

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心2024年度考核结果公示    2025-02-26
站内搜索:
竞赛
当前位置: 首页>>创新实践>>竞赛>>正文
关于启动南华大学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新苗圃培育项目选拔的通知
2025-01-16 16:37  

 各二级学院: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学生学科竞赛的顶格赛事,是社会和用人单位评价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国家最高等级的创新创业类赛事,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具显示度的标志性奖项,也是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提前挖掘和培育重点项目是取得更高层奖项的重要基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和《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等相关文件要求,现决定启动南华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新苗圃培育项目征集工作,为备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做好充足准备,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

    敢闯会创、创梦青春

    二、对象

    我校全体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20届及之后)。

    三、赛道类别

由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国赛、省赛相关通知尚未公布,本次选拔赛暂时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文件设置赛道类别。

(一)高教主赛道:

    1.项目类型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根据 “四新”“人工智能+”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人工智能+”项目: 聚焦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符合“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2.申报要求

    高教主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

    团队所申报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申报。

    各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

    A1: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

    A2: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南华大学全日制在校生(不含在职教育);

    A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创业组

    A1: 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注册);

    A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 5 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 2020 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A3: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1 .参赛要求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团队所申报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申报。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仅限学历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2.参赛组别和对象

    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1)公益组

    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为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创意组

    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创业组

    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项目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四、参赛要求

    1.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投资协议、投资款证明等佐证材料。

    4.鼓励我校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与其指导的学生共同组建创业团队,由学生负责申请,将科研与创业结合,推动产学研落地。

    五、项目遴选与管理

    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项目通过网络评审和答辩评审的方式遴选出最终入围项目,开展大赛参赛技巧、评审规则解读、商业计划书撰写、网评版和路演版PPT制作等重点辅导,入选省赛重点培育项目库,优先获得晋级省复赛推荐名额。

    为加强重点培育项目的建设,对入库重点培育团队开展分阶段扶持建设,给予一定经费的资助,支持该项目建设和优化。入库的重点培育项目,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心加强对其建设过程管理,定期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在经费支持方面也将综合考虑项目的实施程度与成效等因素,对建设过程没有任何成效的项目实行淘汰。对未入选校内培育的重点的团队鼓励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选拔赛。学校将常态化做好项目的征集,并邀请各领域专家开展常态化培育培训工作。

    六、联系方式

各学院推荐的项目,请于2025年3月6日下午16:00前将项目汇总表(附件1)和项目PPT和项目计划书(附件2)发送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心竞赛管理办杨健老师(手机:13260769706,邮箱:jensenwin@163.com),并督促项目负责人和指导老师进入选拔工作群。QQ 群名:2025南华大学新苗圃培育项目工作群;群号:1021975942。

   

    附件: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南华大学校选复选学院推荐项目汇总表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南华大学校赛项目计划书    

                                                                                                               

                                                                                                                            

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心

                                                                                               教务部       

                                                                        2025年1月16日     

 

附件【附件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南华大学校选复选学院推荐项目汇总表.docx已下载
附件【附件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南华大学校赛项目计划书docx.docx已下载
关闭窗口

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常胜西路28号 邮编:421001 联系电话(传真):0734-8160778

版权归©南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心

友情链接: